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口腔材料学个人笔记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口腔材料学个人笔记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孩子到底该不该让爷爷奶奶带?隔代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
孩子到底该不该让爷爷奶奶带?如果父母有时间的话建议父母亲自带孩子好,隔代教育主要是父母自己没有时间,或者自己带不了,让老人去,是没有办法的选择.那么老人带孩子与年轻人自己带孩子到底有哪些区别呢?
1.年轻人由于观念先进,主要是年轻可以学习更多的最新育儿知识,育儿方式更科学,老人的育儿自己还停留在自己养孩子的年代,拿到现在来教育孩子已经跟不上时代了.
2.年轻人带孩子没有经验,也没有时间带孩子,老年人带孩子的好处是老年人由于有过养育孩子的经验,退休后也有大把的时间照顾孩子,比年轻人更有耐心,不足之处是老年人体力跟不上,带孩子容易出现危险。
3.老年人带孩子,可以帮年轻有减轻负担,让年轻人把精力放在工作上,不会因为孩子而耽误工作,放开手脚去打拼.
4.父母们要充分理解老人带孩子不容易,不要和老人发生矛盾,在育儿方式要与老人商量,让老人用最新的育儿理念教育孩子.
4.老人容易溺爱孩子,让孩子产生自私的性格,孩子的事情全包办了,造成孩子的依赖性,孩子在别的孩子面前没有自信,孩子在动手能力和社交能力方面都差许多。
父母朋友可以关注我,每天给你们分享.
对于隔代教育我认为:
首先,爷爷奶奶愿意帮忙带孩子,对我们来说绝对是一件幸福的事。
就拿我自己来说,婆婆的帮忙让我受益颇多。其一是上班的时候可以放心上班,而不至于一边上班一边担心孩子受欺凌受虐待。其二是省了好多钱,毕竟现在请保姆的钱不便宜,更没爷爷奶奶来得尽心。其三,不但孩子受到很好的照顾,连我自己下班到家也马上有口热饭。因为老人的帮忙,还能节省出很多做家务的时间,更多的陪伴孩子。
其次,孩子的养育过程,爸妈不能缺席,更是主角,这是重点。
生活中,磕磕碰碰再所难免,更何况还有个贼精的孩子在。这就需要大人之间达成一个协议。就我自己来说,很多事情我很大方,也易妥协,但是孩子的教育必须我自己把控,如果你在这方面有更好的***,那我当然吸取,如果没有,那我为主,你们为辅。如果连大人之间都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喋喋不休的争论,那孩子究竟听谁的。最厌烦那种自己当甩手掌柜,等孩子出了事却抨击隔代教育的,自己没有履行好家长的职责,怎么就还有力气去怪七怪八吧!
总之,家是孩子赖以生存的土壤。也许你有一肚子的母爱等着倾注孩子身上,但是***如家庭环境一团糟的话,孩子这个小种子又如何能茁壮成长。所以,要是我,既然决定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带,对他们是充分的信任和感激,***如不想让爷爷奶奶带,在一开始就拒绝,或者宁愿不要住在一起。
如果说爸爸妈妈有时间带孩子的话,就不要让爷爷奶奶带,毕竟孩子的成长是不可逆的,在孩子最需要父母陪伴的时候能够多一点关爱,对孩子的成长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隔代教育肯定是有影响的,但是也不能说所有的隔代教育都会产生负面影响,不过大多数的家庭还是会有隔代教育的矛盾的。
第一,老人容易宠爱孩子。隔代更亲,真的如此,即便是自己的孩子小时候受过打,但是到了隔代是疼在心尖上的,不忍打骂,甚至连父母管教都不允许,这个有点过了,其实这样正好害了孩子。孩子自己不懂事,需要大人进行引导他的行为习惯,所以该管教的时候一定不要心软,这也是为了孩子的以后负责。
第二,老人的育儿观念老。老人受过的教育在育儿上也是老一辈传下来的,不像我们可以随时学习育儿知识,直接接受的就是新观念。他们总是依着老法子,能够听进去的还好,有的就是直接一根筋到底,像把尿啊、给孩子乱吃东西等。
第三,对于留守儿童来说问题更大。留守的孩子,老人管教不上,在学习上也帮不上忙。放任孩子的成长,容易忽视了孩子的心理层面的需求。
所以如果可以自己带孩子的话,就不要交给老人了。
我家宝宝一岁半的时候他爷爷奶奶过来帮忙带了一段时间,我发现老人带孩子有很多问题,当然也可能只是我们家的个例,但是我接受不了爷爷奶奶的做法,所以还是决定自己带孩子。我家老人带孩子的问题和对孩子产生的影响主要有:
孩子本来自己已经可以做的事情,奶奶非要代劳,阻碍了孩子正常发育
说好听点是奶奶疼爱孙子,不想让孙子磕着碰着伤着,说不好点,就是太把孩子当“小孩”,不相信孩子的能力,凡事替孩子做,久久久之,孩子就理所当然地让奶奶替他做他自己本应该而且也已经能够做的事。自己该学的学不会,脾气倒是大了很多。而且老人这种方式让自己也身心疲惫。
我家孩子一岁半的时候正在学习自己拿勺子吃饭的时候,他奶奶非要给孩子喂饭,而孩子自己其实特别想拿勺子玩,奶奶又非要往孩子嘴里塞饭,导致孩子不能玩勺子就开始发脾气。饭也吃不好,玩也玩不好,他奶奶还觉得特委屈。而卫生问题、安全问题等也不能忽视,但是又不好直接跟老人说,有时候说了她还是照旧,该用自己的筷子喂就用筷子喂,他儿子说她都改不了。
奶奶事事亲为,爷爷啥也不做,等着奶奶伺候,给孩子树立了不好的榜样
公公婆婆是那种典型的男主外女主内的农村老两口,一辈子都是婆婆把饭做好了给公公端过去然后吃饭。公公除了吃饭就是坐着喝茶水,我婆婆做饭带孩子还要洗碗,然后公公就那么看着。而且孩子对他爷爷很生疏,不愿意找爷爷玩,所以有什么事都是缠着他奶奶。他爷爷也不主动和孩子拉近关系,陪孩子玩,就是一个人自己喝水。婆婆累的焦头烂额,公公优哉游哉喝茶水。
孩子是男孩,他在爷爷奶奶身边待的时间长了之后,就会自然地以为,女人就应该啥事都要做,男人就应该坐着等女人伺候。而且有一次,我让我老公拖地,我儿子居然指着让我做,虽然话都没说清楚,但是我们知道他的意思,就是爸爸得坐着,妈妈得干活。所以他爷爷奶奶的那种搭配,会影响孩子“男女平等”的意识,而从小养成“好吃懒做”的不好习惯。
嫌弃我管教孩子太严厉,爷爷奶奶直接和我闹脾气,“挑拨”我们母子关系
我家公婆这种做法是直接导致我决定自己带孩子的主要原因。明明孩子已经自己能拿勺子吃饭了,他奶奶由着他非要用手抓着吃,我在餐桌上直接拍了一下孩子的后脑勺,严厉地教训了我孩子,结果他爷爷奶奶饭也不好好吃了,拉着脸直接出门了。后来听我老公说,他们说我教育孩子不能那么严厉!更不能打孩子!天了个噜,拍一下就是打的话,我还不能动我儿子了!
最让我不能忍的是,我下班回来,孩子直接找我抱,他奶奶就说:“还是和妈妈亲啊,那奶奶今天那么辛苦,算白费了。”我真的觉得他们太自以为是了,我是孩子的亲妈,至于这样和我在孩子面前“争宠”“挑拨”吗?
后来虽然婆婆没再明显在我面前说过这种话,但是我能感觉到孩子要和亲热时,看他奶奶的眼神,想是在得到某种许可。这种感觉,让我这个做妈妈的太难受了。长此以往的话,孩子真的要和谁亲,真的以为谁是他亲妈,真是会两说了。
老人带孩子,有利有弊,每个家庭也不一样,但是真的要看到老人带孩子以及隔代教育的优缺点,作为父母,更应该分辨清楚哪些行为对孩子会产生更主要的影响。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口腔材料学个人笔记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口腔材料学个人笔记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